在現今碎片化的消費時代,品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在錯綜復雜的線上與線下全通路環境中,有效提升品牌影響力,並轉化為實質的業績成長?這不僅是行銷人每日都要面對的難題,更攸關品牌的永續發展。在零售通路逐漸轉型為媒體的趨勢下,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Google 零售協作廣告(Google Retail Connect)應運而生,為品牌提供了精準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導流先於導購,贏在消費者搜尋的起點
隨著第一方數據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零售媒體網路(Retail Media Network, RMN)迅速崛起,成為品牌行銷的新焦點。透過零售商擁有的真實消費數據,品牌得以在銷售點精準觸及具高度購買意圖的客群,大幅提升廣告效益。
然而,即使擁有豐富的零售數據,品牌要真正最大化品牌聲量並持續提升通路銷量,仍然必須克服一項核心挑戰:有效地將「人流(流量)」導引至品牌的通路頁面。事實上,在消費者決定造訪特定的商店,或使用特定的 APP 之前,他們早已在網路上完成了許多研究與比較。消費者的購物旅程,往往從一次 Google 搜尋,或一支 YouTube 上的產品開箱影片開始。他們想了解「哪個品牌評價最佳?」、「哪裡購買最划算?」等真實而生動的建議。
數據 Kantar 研究顯示,有近九成的消費者在零售站(店)內購買前,會使用 Google 搜尋與 YouTube 進行比較、研究。這意味著,品牌的市場勝負,其實早在消費者踏入通路前便已決定大半。當品牌能夠掌握消費者在線上探索產品的足跡,搶佔消費者心目中優先的排序,甚至直接將他們導流至指定的品牌銷售頁面,便能有效避開通路內的激烈競爭,實現品牌與業績的雙贏。

打通數據、整合流量,Google 零售協作廣告重塑品牌導購策略

面對上述消費者日益複雜的決策路徑,Google 透過整合龐大的用戶生態及頂尖的 AI 技術,與台灣各大零售通路深度合作,共同推出了「Google 零售協作廣告」。這項創新方案能有效打通品牌與零售商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站內數據」與「Google 站外流量」的強力結合,協助品牌破解三大行銷挑戰:
挑戰一:品牌難以在通路外精準找到「對的人」,導流效果受限
首先,品牌必須精準接觸更多的潛在消費者,且不僅限於店內。透過 Google 零售協作廣告,品牌能夠運用零售商寶貴的第一方數據,精準鎖定曾購買過品牌產品的會員,或在零售平台上瀏覽過特定品牌頁面的高價值消費客群。此外,這些精準的零售數據亦能延伸應用在 Google 廣大的廣告網絡,包含搜尋、YouTube、Gmail 及多媒體聯播網。憑藉 Google 的 AI 技術,品牌能在龐大的站外流量中發掘更多具相似行為特徵的潛在消費者,無論他們是透過文字、圖片,或是影音進行搜索,都能被引導成為品牌的通路商機,全方位拓展品牌影響力。
挑戰二:通路廣告成效難歸因,行銷決策缺乏依據
其次,Google 零售協作廣告能有效解決通路行銷常面臨的成效歸因問題,提供品牌清晰的數據洞察。品牌可以明確追蹤在各通路的廣告投資所貢獻的實際銷售成果、客單價變化,以及最重要的廣告投資報酬率(ROAS),確保每一分預算都能精準發揮效果。
挑戰三:缺乏轉換數據,廣告優化停在表層
最後,針對品牌過去無法完整掌握導流到零售平台後是否成交,致使廣告難以深入優化的痛點,Google 零售協作廣告亦提供了解決方案。Google 零售協作廣告透過深度的廣告學習模型,讓優化目標從單純的點擊與流量,進一步聚焦於實際的「轉換」與「銷售」。透過數據整合,消費者的最終轉換行為得以回傳至 Google Ads 平台,讓 AI 學習模型取得確切的訊號指引,更有效地鎖定最有可能完成購買的消費者,讓每一分廣告預算都花在刀口上,最大化行銷效益。

Google 零售協作廣告不僅是品牌在碎片化時代下防禦市場競爭的策略工具,更是品牌主動搶佔市場先機的關鍵利器。隨著零售通路競爭更趨熱烈,行銷人若能善用 Google 的流量優勢,結合零售商高價值的第一方數據,將有機會為品牌開創一條兼具強化品牌力與帶動業績增長的致勝之道。
由於此解決方案需要品牌、Google 與零售通路三方緊密合作,實際可應用的受眾類型及數據報表將依不同零售夥伴的合作方案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