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正快速邁入高齡社會,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需求也隨之轉變。健康保險、長期照護與退休保障的相關商品需求日益增加,這意味著保險代理公司不再僅止於銷售傳統險種,而是需要更加靈活地調整產品組合,才能精準滿足不同世代、不同階段的保障需求。
身為富邦金控旗下的子公司,富邦綜合保代長期致力於提供全方位保險代理服務。除了擁有堅實的品牌與資源背景,公司亦持續推進數位轉型,透過線上平台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互動,為客戶帶來更便捷、更貼近需求的服務體驗。
然而,數位優化只是基本門檻。在台灣這個高度競爭的保險市場中,傳統保險公司與多元化經紀人通路爭相搶佔市場版圖,保代公司如何突圍而出、脫穎而出?富邦綜合保代的答案,是以「數據驅動」為核心,重構行銷策略,提升效率與成效並重。
聚焦兩大目標突圍,重新定義線上獲客效率與品質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建立差異化優勢,富邦綜合保代設定了明確的數位行銷目標:
- 優化獲客策略,降低每位客戶獲取成本(CPL)
透過更精準的廣告投放策略,提升對潛在客戶的觸及與吸引力,進而提高轉換率,壓低整體行銷成本。 - 提升填單品質,吸引更具價值的潛在客戶
結合數據洞察與精細化客戶分析,聚焦具明確需求的高潛力族群,提高填單完成率與後續成交機率。
這樣的策略背後,需要一套完整且互補的數位解方。而 Google 廣告平台,正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推進器。

Google 協助建構高效行銷漏斗:從精準導流到高效轉換
為因應挑戰並實現上述目標,富邦綜合保代攜手 Google,整合三種廣告工具:搜尋廣告、需求開發廣告(Demand Gen Campaign, DGC),以及最高成效廣告(Performance Max)。透過這樣的串接策略,富邦綜合保代得以建構一個涵蓋「認知-考慮-轉換」全階段的行銷漏斗。
首先在搜尋廣告方面,團隊重新審視用戶的搜尋行為與搜尋邏輯,並進行精細的篩選與排除。比起傳統廣泛式投放,富邦綜合保代選擇專注於具有明確保險需求的用戶群體,不僅提升廣告點擊率,也改善了轉換品質。在品牌相關字的應用上,透過廣泛比對引導更多消費者進站,提升考慮度;在產品險種字詞上,則優先考量導向轉換的表現,強化填單機會與名單累積,進一步優化廣告預算的使用效率。

進入中段導流環節,需求開發廣告發揮了放大觸及的效用。富邦綜合保代團隊藉由受眾行為信號設定,成功接觸到搜尋保險關鍵字與曾造訪競品網站的潛力用戶。觀察數據後發現,圖片類素材的點擊率與轉換率表現皆優於影片素材約三成,而影音素材則有助於降低整體點擊成本。為維持廣告的新鮮感與吸引力,團隊也採取每三週更新素材的策略,有效促進使用者互動。
最後,在全通路整合方面,最高成效廣告活動發揮了關鍵作用。這項工具讓富邦綜合保代能夠透過 Google 生態系內所有廣告資源進行自動化投放,涵蓋搜尋、 YouTube 、 Gmail 、 Discover 等多元平台。特別是在特定用戶活躍時段進行出價調整,有效提升了曝光機會,也使得品牌訊息能在關鍵時刻出現在潛在客戶眼前。
成果:填單轉換率上升,平均獲客成本下降
透過上述三大策略的整合運作,富邦綜合保代成功優化整體數位行銷表現。根據數據顯示,相較於專案啟動前一個月,填單轉換率提升 30% ,而每位潛在客戶的平均獲取成本(CPL)則下降 43% 。這樣的成果不僅凸顯策略方向的正確性,也顯示出團隊在數據應用與廣告優化上的執行力。
富邦綜合保代與 Google 的合作不僅是一段行銷優化的歷程,更是一個值得參考的策略模型:善用工具、讀懂數據、持續調整,數位轉型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可衡量、可放大的成果。在高度變動的保險市場裡,誰能掌握消費者需求轉變,誰就能搶先卡位。富邦綜合保代透過與 Google 的合作,成功運用數位工具不只是應對市場變化,更是主動創造成長契機的實踐。
